【小小故事博大家一乐!!!】
《甄嬛传》中,华妃算得上是一位“混得风生水起”的宫斗高手,而她的领导风格也让人忍不住想到职场中遇到的许多人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华妃式领导——一个真实得像极了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“老板模板”。
一、干得好就有钱拿:领导会画饼,但更愿意给实打实的奖励
现代职场中,不少人都遇到过爱“画饼”的领导,他们一边给员工描绘着未来的光明蓝图,一边却迟迟不兑现承诺。员工干得再好,也只是换来一句“继续加油”。然而,华妃这种领导不一样,她出手阔绰,赏银从不含糊,甚至到了“只要你敢拿,她就敢给”的地步。
比如颂芝和周宁海,这两人不仅是华妃身边的得力助手,更是她宠信的“心腹”——只要任务完成得漂亮,银钱必然少不了。华妃的打赏从来不吝啬,她的出手甚至比皇后更大方。这种实打实的激励让人不由得感叹:有这样的领导,谁还不愿意加把劲儿?
当然,有人可能会吐槽说华妃的钱其实来源于她哥哥年羹尧,但对于职场人来说,领导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,关键在于:这位领导愿意把收益分给大家,而不是独占功劳。这种“干得好就有钱拿”的激励方式,有时候比千篇一律的“画饼”更能打动员工的心。想象一下,在这个加班成常态的职场环境下,有一个能把功劳和奖金大方分给大家的领导,哪个打工人会不爱呢?
二、护犊子型领导:自己人犯错了也能撑到底
在宫斗世界中,华妃有着鲜明的“护犊子”特质。周宁海在宫中犯下重罪,被抓进慎刑司后,华妃的态度让人意外——她不但没有迁怒于他,甚至明确表态就算周宁海在酷刑下供出了她的“坏事”,她也不会怪罪。这种“大度”在宫里其实不多见,因为其他主子通常都会为避免牵连而选择“自保”。
再比如颂芝。即使后来被迫将她送到皇上身边,华妃心里再怎么不快,但最后还是赏了颂芝一把最喜欢的梳子,算是给自己人留足了情面。职场中,哪个员工不希望有一个“护短”的领导呢?人无完人,工作中难免会有出错的时刻,尤其在对外沟通或执行上。遇到一个护犊子的领导,就意味着即使犯了错误,也会帮忙扛一扛,而不是一味责怪。
当然,这种“护犊子”的前提是,你要是她的“自己人”。在职场中,也许可以理解为:你得成为领导的核心团队成员,为公司做出实际贡献,并且在关键时刻“站队”正确。毕竟,职场中很多问题的处理并非单凭能力,而是领导信任与否。有一位像华妃这样的“靠山型”领导,不仅让人安心,还更容易有归属感。
三、有背景的领导:能给你稳定的“靠山”
华妃的另一个特点,就是她身后有强大的“背景”——她的哥哥年羹尧位高权重,整个大清王朝对他礼遇有加。也正因如此,华妃在宫中几乎是横着走。虽然年羹尧后来因失势被除掉,但在他仍掌权的那些年里,华妃享尽风光,也让她有能力保护身边的人,甚至敢和皇后叫板。
职场上,有背景的领导会让下属觉得“很稳”,这种稳不仅意味着资源丰富,更意味着遇到风浪也不会轻易“翻船”。即使公司发生变动或组织调整,也会有底气帮自己团队安排出路。这一点对于职场打工人而言也是一种隐形福利,因为能跟着有背景的领导,意味着自身有了更大的安全感。就像如果年羹尧没有出事,或许在几年后,华妃还能重回巅峰,而她身边的得力干将也会跟着再度崛起。
四、细节决定成败:对自己人有规划,用人有弹性
不得不说,华妃的用人风格也十分有趣,她特别擅长“人尽其才”。与其说她只是个“强势”领导,不如说她深谙如何让下属“尽其所能”。比如周宁海和颂芝,一个善于宫中打点,另一个细致能干,她总是能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。
而甄嬛在她崛起的过程中,更是利用身边人的特长,通过“因地制宜”达到目的。她和华妃不同,但对身边人的“人尽其才”也是一种共通的“领导力”。
接着聊聊甄嬛这位宫斗赢家的“领导”风格,以及她如何在人心和策略上精心布局,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宫中难以撼动的存在。她的上位史虽然没有华妃那么直接豪爽,却有着极为冷静的判断力和长远的布局。
五、因事择人:精准分配,灵活用人
甄嬛在用人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,这点在宫斗和职场中其实都特别实用。她身边的每个人才都是精挑细选,为了某一阶段的具体需求而进行合理安排。她用人没有固定的“亲疏之分”,而是根据时机和任务来挑选合适的人。
例如,她对浣碧的感情其实复杂矛盾,甚至带着几分提防。但在关键时刻,她清楚浣碧对于她的棋局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浣碧因为对甄嬛的忠诚,虽偶有埋怨,但最终也对她的话言听计从,甘心“站队”并执行任务。这在职场中,倒也对应了那些懂得利用不同下属优势的领导:不拘一格,只要符合当下的需求,就会赋予重任。这样的灵活性和务实态度,也为甄嬛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另一边,甄嬛对槿汐这个心腹则是“长期投资”。槿汐不仅忠心,还处事圆滑,是甄嬛身边真正不可或缺的智囊。她对槿汐的信任到了无条件的地步,有时候一些关键时刻甚至让槿汐完全代为决策。甄嬛的这种领导模式其实很“现代”,她选择的身边人并不单纯是“上下级”的关系,而是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职权,相当于在打造自己的“核心团队”。这种手法用在职场上,就是“因事择人、按才授职”,在激励团队的同时,也打造了自己的“可靠班底”。
六、看人下菜:把握人性,合理设局
甄嬛最令人佩服的地方,是她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力,懂得“看人下菜碟”。在职场中,这种敏锐的洞察能力也非常重要,因为团队成员性格各异,只有深知每个人的“软肋”或“需求”在哪里,才能更好地管理团队。
甄嬛的这种能力体现在对“温太医”和“果郡王”的运用上。对温太医,她懂得利用自己的柔情与温情,让他甘愿为她冒险。对于果郡王,则是适时地利用他的真情实意,让他成为自己出宫复仇的重要盟友之一。这种情感上的策略,虽有些冷酷,但在职场中却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“领导力”:当下属感受到被重视或被需要,往往会愿意做出超越职责范围的付出。
很多领导之所以无法在职场中完全掌控局面,是因为缺乏对人性的了解,而甄嬛之所以能逆风翻盘,凭的正是这种对人心的拿捏。她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“关键点”,并且懂得在适当的时候“加一把火”,让人甘心成为自己的助力。现代职场中,如果领导能像甄嬛这样观察入微,善于把握下属的需求,那么团队的凝聚力与忠诚度自然也会更高。
七、危机中逆风翻盘:冷静处理问题,化险为夷
在甄嬛的职场上位史中,有一段极具戏剧性的情节——就是她因甄远道去世,而不得不离宫。然而,这一看似落败的结局,最终却成了她扭转命运的关键转折点。这种从危机中逆风翻盘的能力,正是甄嬛的一大长处,而这种特质也是很多职场人梦寐以求的。
甄嬛在离宫之后,冷静观察局势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,她明白自己再回宫的身份必须有所变化,才能避开重重阻力,于是有了“回宫复仇”的华丽转身。她的这种“长远规划”意识,在职场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当遭遇突如其来的危机,甄嬛没有急于处理,而是冷静应对,寻找新机会。她的回宫不仅带来了“熹贵妃”的身份,连带着一大批资源和人脉也牢牢掌握在手中,这种“逆风翻盘”的操作无疑是她深思熟虑后的成果。
职场中,我们也会遇到“被迫离开”或“低谷期”,而甄嬛的这种策略告诉我们,面对暂时的挫折,冷静下来重新评估形势,并找到最合适的回归方式,往往才是成功的关键。
八、知人善任、亲疏有别:甄嬛的“分层式”管理
甄嬛对身边人的分层管理非常清晰。比如她的核心班底(槿汐、浣碧等人),是她最信赖的内部团队,几乎所有的宫斗策略她们都参与其中。而像佩儿、苏培盛这些人,则属于外围的“资源型”关系,用的时候信任,不用的时候保持距离。
职场上,甄嬛这种“分层式管理”其实是特别有效的。她把资源做了清晰划分,并确保自己和核心团队有高度默契,外围资源则是作为“备选方案”,关键时刻可以拉来使用。现代职场中,不是每个同事都能成为绝对的“亲信”,而甄嬛教会我们的就是,在合适的时候维护核心班底的利益,同时善用外围资源。
例如,甄嬛在宫斗高潮阶段善于让佩儿打探消息,并及时与苏培盛沟通,这让她在信息渠道和对外沟通上更加稳妥。反观现实职场,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往往也有类似的“分层性”——对于亲密的核心团队自然要更加信任,而对于外围合作的资源也要保持适度的距离。这样既能提升效率,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
九、审时度势、看清大局:走一步看三步的谋略
甄嬛从入宫到最终权掌六宫,靠的不仅仅是对下属的利用,而是她那种步步为营的谋略意识。她从不急功近利,而是始终保持冷静,准确判断局势,甚至能在“逆风”中找到潜在的“风口”。这种“走一步看三步”的远见卓识,在现代职场中也极具借鉴意义。
在甄嬛得知皇上对她的怀疑后,她并没有急于反击,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时机,直到找到了完美的切入点,才果断出手。就像是职场中,面对竞争对手和上级压力时,最忌讳的就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,而应当在权衡利弊后再进行合理反击。
通过甄嬛,我们能看到,她每一步都带有强烈的“策略性”。她清楚自己身处的环境,也懂得以终为始——每个行动的背后都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在推动着自己。职场中,如果我们能像甄嬛这样有长远眼光,审时度势,那么在面对复杂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时,也能更有章法地应对。
总结
《甄嬛传》其实是宫斗中的职场剧,甄嬛的上位过程不仅仅是宫廷权斗,更是典型的职场“生存指南”。她教会我们的,不只是如何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艰难处境,更是关于职场中如何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,如何在危机中谋求反击,以及如何打造一个高效而忠诚的团队。
从华妃的“大方”和“护犊子”,到甄嬛的“因人制宜”和“分层管理”,每一位职场人都可以从她们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“领导力”秘诀。这些在宫廷剧中被放大的细节,其实正是我们职场中亟需的领导思维。毕竟,职场如战场,不是每个人都能笑到最后,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古代“职场大咖”身上汲取智慧,让自己在前行路上走得更加稳健。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